近年来,黄牛铺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村网格化治理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延伸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聚力打造“支部+网格”的管理格局。推行“五勤”服务,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
勤排查——实施精准帮扶,小切口对接小诉求。中心户长、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线上线下融合,及时搜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症结开方施药。每天线上微信群宣传惠民政策、自然灾害预防、农业生产技术、移风易俗、劳动就业、安全生产信息,一周收集一次困难诉求,以微帮扶化解小矛盾;一月线下入户走访一次,对“疑难杂症”精准施治;一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听取各部门存在的突出矛盾化解进展,半年对下沉干部服务保障满意度情况抽查一次工作机制,织密织牢服务群众保障网。
勤劝诫——强化源头治理,消除风险杜绝小隐患。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大局观念。利用各个党支部及全镇“两代表一委员”,指导各网格加强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组织动员和服务群众能力,推动基层管理服务精细化、精准化遇事多劝解,多沟通。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宣传监督,丰富协商议事活动,发挥平安志愿者服务功能,积极动员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逐步提升各村治理效能,从源头上减少群众对政策的不支持、不理解和负面情绪。
勤走访——优化调解服务,联防联控化解小个案。坚持勤上门,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一是立足“5325”网格化直接服务群众机制,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结合“八五”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传周,推动送法进企、进校、入户,教育广大群众知法、守法、懂法,自觉履行村规民约,树立和谐邻里关系。二是配合上级部门坚决打击电信诈骗,确保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家家平安。联合法律事务所、秦岭派出所开展铁路护路宣传,开学期间重点做好预防电信诈骗、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大管理和安置帮教力度,努力优化矛盾纠纷产生的社会环境。三是特殊时期、重点时段,按照“以片区为主,反应灵敏”的要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以村小组长为基层治安信息员,村干部及业务负责人联合治安巡逻队分组交叉巡逻,对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实施夜巡。
勤宣讲——强化普法宣传,为民维权解决小疑难。找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整合各网格知政策的“明白人”,善于摆事实的“正直人”和村级离任干部、老党员等30余人带头宣传行业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倡导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文明乡村风貌、和美家庭生活,用法律依据、道德规范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调处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固,化解力量更加充足,真正实现从自治向共治转化。例如镇组建的“小牛犊”宣讲队,充分利用“农民学习会”、道德讲堂、五一节、重阳节等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在黄牛铺村文化活动广场、长滩坝村法治广场,围绕一个主题,用接地气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婚姻家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利用入户走访方式为群众的合法权益、自身利益分忧解难。
勤治理——“三治”融合,共促大和谐确保小稳定。一是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制定村规民约,组建“网格巡查员”“小牛犊志愿者”等一批群众队伍,充分调动村民自治能动性。二是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组织村“两委”干部学习培训4次,提高村“两委”干部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处理村内事务的能力水平。三是联合派出所和司法所,持续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组织开展“4.15国家安全日普法宣传”“平安建设进万家”等活动,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35人,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44余次,营造了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评选出34名“好媳妇、好婆婆”,50户“十星级文明户”,1名“宝鸡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接下来,黄牛铺镇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撰稿:张陇军 审核: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