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尾矿,收弃渣,光伏能源顶呱呱……”镇上街道群众自发排演的快板节目正生动地讲述着近年来留凤关镇坚持生态优先、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生态产业沐新光
走进位于酒奠沟村的标准化厂房和产业孵化基地,天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先进的破碎、筛分、提纯技术,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矿山弃渣转化为机制砂、石粉等建筑材料,以及铅锌精矿等有色金属原料;金凤矿业通过尾矿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地板、生态护栏、地面砖、人造石材等各类新型建材,实现大宗固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带动了当地就业。此外,在与陕西龙岩颢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合作洽谈中,双方正积极探索矿厂废石回收再利用项目,进一步延长资源加工链,推动铅锌采选与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耦合发展。
绿色能源焕新彩
位于酒铺村的庙沟尾矿库近年迎来了一场“绿色”蜕变。赋予低效土地资源新的生命与活力的宝鸡首个尾矿库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此实施。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尾矿库回填区及厂区停车场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光伏车棚+充电桩”等综合智慧能源。预计2024年11月底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576.21万kWh,年均产值预估35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26.28吨。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绿电供应,还促进了矿山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为当地带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技术赋能澎新路
挖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留凤关镇一直以来积极探索的重要命题。镇域内多家矿企先后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改造,推广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不断提升采矿的安全性和效率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矿山废石、尾矿的排放难题,实现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绿色征途,不懈求索。未来,留凤关镇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深耕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的沃土,持续放大特色产业优势。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精心编织“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产业链,稳步迈向绿色循环经济的新高地。
(撰稿:胡乐 王一丹 审核: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