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州镇凤州村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依托苹果产业,积极转变理念,不断延伸种植产业链,推进村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种植苹果到苗木繁育,转变思路实现“有中生新”。凤县位于秦岭南麓,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发展山地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随着近年来果品产业的发展,果园果树品种老旧化现象已经成为了制约果品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入。凤州村党支部书记了解到青砧苹果苗木抗重茬,耐瘠薄,抗寒、抗旱,比传统苹果园省水、省肥、省土地,而且更省人工,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干部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外出考察,确定了发展苹果苗木繁育的大方向。2022年凤州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50万元,建设苹果新优品种示范园60亩,建成新优品种展示区12亩、苗木繁育区48亩。2023年在全县范围内出售新优苹果苗木3万余株,基地收入70余万元。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搭建平台实现“筑巢引凤”。当下,走进凤州村苹果苗木繁育基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果苗整齐划一,除草、打药一片繁忙景象。在产业基础逐步稳固后,凤州村大力实施“公司+集体经济+基地”经营模式,并不断推动村企联建、抱团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受益取得实效。为了建强产业链条,凤州村积极引导乡贤能人、创业人士参与凤州村苹果苗木基地建设,回乡创业少数民族群众张诚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凤州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乡土专家评选活动,成立乡村振兴乡土专家服务团,张诚被评选为乡村振兴乡土专家服务团团长。作为土生土长的凤州村人,他是公认的苹果种植“土专家”,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椒果园托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以农促旅实现“乡村蝶变”。凤州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全村苹果种植面积2478亩,花椒种植面积2506亩,建成北山、苍坪两个千亩花椒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建设的凤州千亩椒果园成功跻身全县十大产业园,成为集花椒种植、采摘、观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园;建成的苹果新优品种示范园暨苗木繁育基地是全县首个集苗木繁育、良种展示、科普宣传为一体的苹果农旅融合园区。2022年凤州村投资260万元,实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项目,高标准建成100㎡村史馆一座,依托村史馆,建成县级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接待千余人参观学习,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现在凤县革命纪念馆已成为省内外红色研学打卡地,凤州民俗博览园成为凤州文旅融合新名片,古凤州牌苹果获评农业科技报社“中农优品三秦名优土特产优秀奖”。凤州村成功创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魅力凤州”品牌逐步打响。
(撰稿:赵悦彤 审核: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