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各镇动态

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红花铺镇开展“小红花”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日期: 2023-05-12 17:01 信息来源: 红花铺镇

“从1949年到1981年,那个时候,过事简单,种类也不多......”伴随着草凉驿村老党员刘善中讲述身边红白事的礼仪变迁,红花铺镇“小红花”志愿宣讲开讲了。

5月12日,红花铺镇在草凉驿新风礼堂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红花铺镇“小红花”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宣讲移风易俗,讲述身边好人故事,弘扬文明健康时代新风。

活动现场,老党员刘善中讲述身边红白事的礼仪变迁,向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发出“党员干部带头,表率垂范;婚事喜事新办,拒绝浪费;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践行绿色环保,倡导文明;遵守村规民约,共谱新风”的移风易俗倡议,组织学习了移风易俗凤十条、红花铺镇红白事操办标准,宣讲中国好人、陕西道德模范李小虎、肖凤琴、权莲琴的事迹,用百姓话讲百姓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表彰奖励了刘宝凤、曹秋燕等8名好婆婆、好媳妇,在全镇聘任27名移风易俗监督员,成立了“喜相会”“新风会”两支志愿服务队,现场进行了授旗。在红花铺小学、幼儿园学生带来的舞蹈《孩子的天空》《愚公移山》,合唱《歌唱祖国》将活动推向高潮。

近年来,红花铺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等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讲文明、树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长效常态。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建成草凉驿新风礼堂,按照“有机构、有场所、有标准、有服务、有奖惩”的“五有”标准推动红白理事工作不断深化,结合群众诉求制度化提出宴席、礼金、彩礼等一系列民间活动标准,组建一支听党话、倡新风的农村家宴厨师、司仪、执事、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办事有场所、规格有标准、宴席有流程、奖惩有人管”。提出“六倡导六反对”,创新“村“两委”+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宣传模式,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农民学习会、百姓说事会等,依托微信网格群、公众号、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宣讲关于移风易俗政策规定,推动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共识。健全“镇部署、村落实、会管理”工作体系,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建立“事前报备、事中宣传、事后公示”流程,事前,红白理事会成员提前引导,与事主沟通宴席仪式、流程、标准;事上,大力宣传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事后,加强评价奖惩,曝光嘉奖,树立红白事办理典范,强化引领,“不比厚葬比厚养,不比彩礼比家风”的风气逐渐形成。建立“四纳入”工作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积分管理、“红黑榜”公示和“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节约办理红白事、孝老爱亲的,可以积分在文明超市兑换领取物品,对铺张浪费或不按规定办理的,“黑”榜通报,取消评先授奖资格,在积分台账扣减积分。突出典型引领,以评先树优为抓手,聚焦“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评选,先后培树“中国好人”魏福平、肖凤琴,“陕西道德道德”“陕西好人”李小虎、权莲琴等一批典型,引领全镇上下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红花铺镇将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尊礼俗、去低俗、废恶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红花铺竞相绽放。

(撰稿:马静  审核:焦海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