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14日
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
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根据《宝鸡市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暨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工作部署,结合凤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以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抓手,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凤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4年,基本建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将人口集中区气象站网密度提至10公里,多要素站点占比提高至86%以上;晴雨预报、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分别达到90%和92%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时间提前45分钟以上;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提高到96%以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气象深度融入民生保障和行业发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服务保障凤县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形成具有凤县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工作经验:
(一)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示范
围绕实现“凤凰计划” “五个倍增”,聚焦三个年活动开展,建立适应需求、快速响应、集约高效的新型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探索气象保障安全发展服务新模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气象保障汛期安全示范
围绕汛期暴雨多发频发特点,健全暴雨监测预警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探索总结具有凤县特色的汛期气象服务模式。
(三)气象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示范
进一步研究凤县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规律及特色经济作物生长临界指标,运用凤县灾害普查成果,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气候区划,建立新型预报服务模型,护航花椒等特色绿色经济壮大。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
1.提升精密监测能力。加密气象监测站网,在主要河流流域新增气象监测站3处以上,全县地面监测站点水平间距提升到10公里。采购多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1套,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1部,不断增强凤县灾害天气监测预警能力。统筹气象、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交通、文旅、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共建共享气象监测设施。
2.提升精准预报能力。持续推进省级气象预报系统本地化应用,开展逐小时精细化预报和生活指数预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交通、林业等部门,要协同作好山洪、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安全和森林火险等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联合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畅通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
3.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效能。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播雨”行动计划,更新升级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围绕秦岭生态保护和嘉陵江流域水源保障,科学布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配优配强作业设备及队伍,加大作业力度,不断满足抗旱蓄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需要,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二)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4.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属地原则,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全县各级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明确健全覆盖到镇、建制村(社区)、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职责。发挥各级应急责任人、联络员、气象信息员作用,确保气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村到户到人。
5.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气象风险信息库。根据《宝鸡市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管理办法》和《宝鸡市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扎实开展区域性和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实现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完善“互联网+监管”工作模式,全面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提高监管效能。
(三)强化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6.强化暴雨预报预警服务。县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会商研判,精准发布预报预警信息。聚焦暴雨灾前、临灾、灾中等关键时间点,加密预报和雨情信息发布频次,开展气象服务,重要信息直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7.强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围绕林麝适生环境,探索开展林麝养殖气象服务。聚焦花椒产业发展,在花椒示范园区加密布设温湿度监测仪,加强花椒冻害监测,及时发布防霜冻气象服务信息,开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8.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旅游+气象”全域服务新模式,将气象服务融入生态旅游发展,加强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推动旅游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旅游景区气候生态监测,做好中国天然氧吧复查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凤县冰雪旅游体验季气象服务。
9.强化防灾减灾科普能力。围绕凤县国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搭建“线上”+“线下”气象科普传播平台,组织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普活动。打造现代气象科普体系,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开展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村组、进企业、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凤县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气象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应急管理局、教体局、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由县气象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日常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加强部门联动。县发改、财政、应急、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教体、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各镇人民政府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三)落实资金投入。推进“十四五”气象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有效落实项目经费保障。将气象科技人才纳入县政府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气象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的支持力度,全面保障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
(四)加大督查考核。加强“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创建”动态管理,将建设工作纳入督查督办工作任务,适时开展工作督查,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目标任务。
附件:1.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主要指标年度目标
2.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任务清单
附件1
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
防灾减灾示范县主要指标年度目标
目标 |
主要指标名称 |
单位 |
现状值 |
2023 |
2024 |
精密 监测 |
1.站网密度 |
公里 |
20 |
12 |
10 |
2.多要素占比 |
% |
75 |
﹥85 |
﹥86 | |
3.X波段雷达 |
部 |
0 |
1 |
1 | |
4. 采购多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
套 |
0 |
1 |
1 | |
精准 预报 |
4.晴雨预报准确率 |
% |
87 |
89 |
90 |
5.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 |
% |
89 |
91 |
92 | |
6.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 |
分钟 |
39 |
43 |
45 | |
精细 服务 |
7.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
94.7 |
﹥95.5 |
﹥96.0 | |
8.融入地方党委政府防汛救灾快速决策调度机制的县级气象部门数量 |
个 |
— |
12 |
12 | |
9.基于风险的气象灾害预警种类 |
类 |
3 |
﹥7 |
﹥9 | |
10.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 |
% |
94.7 |
﹥96.0 |
﹥96.0 | |
11.新建人影作业站 |
个 |
2 |
4 |
4 |
附件2
凤县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暨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
年度工作计划 |
责任单位 | |
一、提升精密监测能力。
|
2023年 |
加密气象监测站网,在监测站点稀少的小峪河、安河、车道河、旺峪河等流域新增气象监测站3处以上,全县地面监测站点水平间距提升到10公里。采购多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1套。 完成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增强凤县灾害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
县气象局 县农业农村局 县林业局 县水利局 县自然资源局 县交通局 县文旅局 县生态环境局 |
2024年 |
统筹气象、农业、林业、自然资源、交通、文旅、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共建共享气象监测设施。 | ||
二、提升精准预报能力。 |
2023年 |
持续推进省级预报服务系统本地化应用,开展逐小时精细化预报和生活指数预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 |
县气象局 县应急管理局 县林业局 县水利局 县自然资源局 县交通局 |
2024年 |
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交通、林业等部门,要协同作好山洪、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安全和森林火险等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联合发布风险预警信息,畅通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 | ||
三、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效能。 |
2023年 |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播雨”行动计划,更新升级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 |
各镇 县财政局 县气象局
|
2024年 |
围绕秦岭生态保护和嘉陵江流域水源保障,科学布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配优配强作业设备及队伍,加大作业力度,不断满足抗旱蓄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需要,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 | ||
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
2023年 |
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属地原则, |
各镇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
2024年 |
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全县各级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明确健全覆盖到镇、建制村(社区)、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职责。发挥各级应急责任人、联络员、气象信息员作用,确保气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村到户到人。 | ||
五、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
2023年 |
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气象风险信息库。根据《宝鸡市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管理办法》和《宝鸡市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扎实开展区域性和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实现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
各镇 县应急管理局 县气象局
|
2024年 |
完善“互联网+监管”工作模式,全面落实防雷安全责任,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提高监管效能。 | ||
六、强化防暴雨预报预警服务。 |
2023— 2024年 |
强化会商研判,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要紧密配合、上下联动,精准发布预报暴雨预警信息。聚焦暴雨灾前、临灾、灾中等关键时间点,加密预报和雨情信息发布频次,开展跌进式气象服务,重要信息直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 |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
七、强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
2023— 2024年 |
围绕林麝适生环境,探索开展林麝养殖气象服务。聚焦花椒产业发展,在花椒示范园区加密布设温湿度监测仪,加强花椒冻害监测,及时发布防霜冻气象服务信息,开展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
县应急管理局 县农业局 县林业局 县气象局 |
八、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
2023年 |
加强旅游景区气候生态监测,做好中国天然氧吧复查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凤县冰雪旅游体验季气象服务。 |
县气象局 县文旅局 县交通局 |
2024年 |
积极探索建立“旅游+气象”全域服务新模式,将气象服务融入生态旅游发展,加强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推动旅游气象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 ||
九、强化防灾减灾科普能力。 |
2023年 |
围绕凤县国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搭建“线上”+“线下”气象科普传播平台,组织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普活动。 |
各镇 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
2024年 |
打造现代气象科普体系,开展防灾减灾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村组、进企业、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居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 |
陕西省凤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凤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陕ICP备05015211号
陕公网安备 61033002000113号
网站标识码:6103300005
地址:陕西省凤县双石铺镇 邮编:721700 电话:0917-4810632 传真:0917-4810632 E-mail:sxfxpb@163.com
凤县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 0917-476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