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陕西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围绕"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供给、激发产业活力"三大核心任务,通过政策引导、产教融合、标准建设等多维度创新实践,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政策引领:锚定养老服务发展新方向
《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陕西省以此为遵循,将养老服务纳入省级发展规划。2025年3月,省民政厅联合市场监管局印发《养老产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计划每年发布一批具有陕西特色的地方标准,重点在适老化改造、康养旅居、智能照护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填补产业空白,规范服务质量。这一举措标志着陕西养老产业正式进入"标准引领、质量驱动"的新阶段。
二、产教融合:培育养老服务专业新力量
为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陕西创新构建"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模式。3月22日,陕西智慧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由咸阳不老帮、陕西中医药大学等91家单位联合发起,通过建设智慧养老产业学院和实践中心,重点培养智能照护、健康管理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同期,西安文理学院养老服务产业学院揭牌,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应用场景,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首批7位跨领域专家受聘为产业教授。
两大产教融合平台的建立,形成"关中-陕南"协同发展格局。咸阳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聚焦智慧健康服务;西安则立足省会资源,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创新。两地通过"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模式,预计每年培养专业人才超2000人,为养老产业输送生力军。
三、区域联动:打造养老服务创新新生态
在标准化建设与产教融合双重驱动下,陕西正加速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域"的养老产业布局。以西安为核心,建设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康养旅居产业带,沿黄河流域发展生态养老产业带;在陕南、陕北、关中等区域差异化发展山地养老、红色旅居、都市养老等特色业态。
咸阳市作为试点地区,已形成"高校+企业+园区"的智慧养老生态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与秦汉新城大健康产业园共建实践基地,企业提供智能照护设备研发支持,学院开展人才定制培养,实现"教学-研发-应用"全链条贯通。西安市则通过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2915家机构资源,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四、未来展望:绘就银发经济发展新蓝图
随着《意见》的深入实施,陕西将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2029年,实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比超50%;到2035年,建成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当前,全省正着力培育10个省级养老产业示范园区,打造"陕老康养"品牌,推动养老服务向智慧化、品质化、国际化迈进。
这场关乎民生福祉的深刻变革,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的现实之策,更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战略之举。陕西正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书写着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陕西发布 西安民政信息综合编辑
陕西省凤县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凤县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陕ICP备05015211号
陕公网安备 61033002000113号
网站标识码:6103300005
地址:陕西省凤县双石铺镇 邮编:721700 电话:0917-4810632 传真:0917-4810632 E-mail:sxfxpb@163.com
凤县统计违纪违法举报电话 0917-476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