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聚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紧扣责任链条建章立制,高标准充实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干部思想武装,多举措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安全监管效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有明显的降雨过程,过程累计降雨量大概在30-60mm之间,今天晚上是小到中雨。”凤县应急指挥中心会议室内凤县气象局局长杨文平正在做雨情通报。
这是今年以来凤县第22次防汛视频调度会议。在县应急指挥中心内,电子大屏闪烁着实时降雨量、河道水位、水库库容等数据,雷达云图显示强降雨带正逐渐逼近本县……凤县应急指挥部工作人员正通过视频连线,对镇村防汛工作进行部署。
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杰介绍道:“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不能靠某一部门‘单打独斗’,加强统筹调度和信息共享必不可少。今年5月底,我们整合了气象、地质、水利等多部门数据,全面建成县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覆盖全县9个镇66个行政村4个社区,实现了应急资源、风险隐患、救援力量等信息的一图展示、一键调度,大大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
凤县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地貌呈阶梯式分布,山川河谷众多,全县均属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如遇超历史极值的大暴雨,极易导致县内交通、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受损,重灾区处于信息孤岛状态,无法及时掌握灾区现场和救援情况,一线救援力量无法得到有效指挥调度。为切实解决此类困境,凤县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提前谋划,建立了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镇防汛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汛包干责任制、森林防灭火指挥调度机制等各项制度,并按照“1122”模式配强应急值守力量,实现安全生产防汛防火责任全覆盖,全面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与此同时,针对矿山、尾矿库、危化品、森林防火等15个重点领域,县应急管理局每月常态化开展隐患检查整治,主动排查问题、彻底消除隐患。同时,依托县级安全专家库,定期邀请专家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存在严重隐患且未依规整改的企业执法处罚,综合提升整治成效。
县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龚新勇说道:“凤县应急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核心,构建应急管理全域安全监管执法体系。执法范围涵盖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计划,依法对监管主体开展执法检查,在工作机制上,大队行政执法人员严格按照三项机制要求,全力推行“互联网+执法”模式,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一般隐患及重大隐患整改,达到闭环管理,同时,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立案处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说理式、服务式执法,充分体现行政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分公司是一家集铅锌采选为一体的中型国有矿山企业,年处理铅锌矿石量39万吨,现有乾沟运行尾矿库1座,属三等库,是凤县境内第二大尾矿库区,也是全县重点监管的矿产企业之一。
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分公司安全总监屈文涛介绍说:“近年来,我公司以全面贯彻两办《意见》及《八条硬措施》等法规要求为抓手,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全面推进“四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风险隐患整改质量、加强源头治理、超前防范,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手段,通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公司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实现零事故目标。”
今年以来,凤县持续优化创新应急工作机制,按照统筹布局、协同联动、灾时应急、仓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县域应急保障能力。目前全县共建立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1座,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9座,村(社区)级应急物资储备点70个。初步构建起以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为核心,镇储备库和村、社区储备点为基础的“1+9+70”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实现全域就近调度。
“只有提高‘应’的能力,才能真正减少急的概率。我们构建了以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主责主业与监管执法、专项行动排查和专家查隐患相结合的‘三合一’体系,我们提前发现并处理了多个安全隐患,相较于以往的单一监管模式,隐患排查整改效率和突发情况响应速度均有了显著提升。”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