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到凤县游玩“有得住”是标配。如今,随着游客对旅居需求更加多元,民宿产业乘势发展,各色精品民宿争奇斗艳。在凤县除了天之蓝、林之绿、花之芳、果之香“大秦岭的会客厅”,还有“一间房”值得一看。
一段“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的旋律唱出了人们想要暂别城市喧嚣、投入大山怀抱的心声,“跟着歌声去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游客沿秦岭花谷一路自驾来到凤县,聆听山林、寻觅内心的宁静。清新的空气、茂盛的植被、原生态的村庄、夜晚头顶璀璨的星河让大家赞不绝口,连连称赞这里是“世外桃源”。
这两天,随着留凤关镇酒铺村的桃苑民宿正式开放营业,到酒铺村休闲游玩成为周边游客短途出游的热门选择。走进桃苑民宿,屋舍被绿水青山环绕。在开阔的庭院内,游客们围坐一起,品茶小憩,享受着生活沉淀下来的悠然惬意。“开窗就能见到绿色,出门就能看见草坪,这个地方特别好,有山有水,能缓解压力,自己的心情舒适度很高,我特别喜欢。”游客李敏说道。
如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了体验过桃苑民宿的游客最真切的感受,不少人选择乡村民宿不只是满足“一张床铺”的住宿需求,更是要感受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唤醒埋藏心底的乡愁。
然而,几年前,村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虽说村子文化底蕴深厚、植被茂密、风景宜人,但由于地方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游人稀少。如何破解“远在深山无人问”的困境?变化始于2024年。
酒铺村为更好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了整修村集体闲置房屋、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民宿的思路。留凤关镇酒铺村党总支部副书记何建霞介绍说:“人们选择民宿,大多是‘因住而游’,是对这种傍山而居、临水而眠、鸡犬相闻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我们在打造民宿之初,就达成了共识,既要完善相关配套,又要凸显本地特色、保护原生态的‘土味’,尽量让游客既能住得舒服又能感受咱酒铺的风土民情。”
定了就干。村里启动了农旅融合综合体项目,在原村里水泥厂旧址基础上翻新改造建成桃苑民宿。该项目既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格局,又完善了住宿、餐饮、娱乐等诸多功能。“依托桃花岭景区自然风光优势,我们致力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欣赏自然美景、品尝特色美食的休闲去处,可提供400人左右的餐饮服务,还有室外舞台、茶室、KTV、棋牌室等娱乐项目。”民宿负责人谢文忠介绍说。
民宿的发展,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住宿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眼前正在整理房间的员工叫陈芷涵,每逢节假日、周末对她而言格外忙碌却又满是欣喜。“以前我们这里收入单一,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到外地去务工来维持生计,但现在变了,家乡发展了民宿,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生活稳定,还不用远离家乡。”
据党总支部副书记何建霞介绍,该项目投资180万元,采用村集体经济入股,企业经营的模式,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提供就近务工岗位15个。该项目的落成,不仅补足了桃花岭景区周边餐饮住宿配套不足的短板,还能促进鲜桃等农特产品销售,助力酒铺村农旅产业发展壮大。
同样是民宿,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花铺镇永生村的精品民宿——长桥驿栈又给人另一种感觉。元代马致远的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具象化。走进永生村,道路宽敞平整,村屋别致宜居,农家乐、采摘园、花园、小溪……构成了一幅景美、村净、人和的“富春山居图”。永生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林说:“这个民宿是我们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同宝鸡隆登泰建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联营,建设精品民宿24间,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游客还能体验赏花、避暑、采摘、垂钓、品尝地道美食,“一站式”感受秦岭深处乡村生活的乐趣。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不低于12万元。”
前来旅游的刘加强感叹道,“这里设计的整体不错,环境也非常好,待着非常舒服,挺好。”长桥驿栈精品民宿负责人雪少妮说,“后续将不断优化服务,根据客户的反馈改进不足,努力把民宿做得更好。”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处在1000米黄金海拔区,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空气负氧离子富集,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是养心养身的康养胜地。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凤县坚持围绕“土”布局,聚焦“特”拔节,驱动“产”升级,深度挖掘和培育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努力实现乡村民宿与其他业态融合、互补发展,实现了从“一张床铺”到“一种生活”的内涵转变,高质量推动乡村“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