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努力破解基层理论宣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阵地、队伍、内容、方法“四提升”基层理论宣讲体系,大力实施新思想宣讲镇村“大叫板”文明实践项目,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宣讲效果逐年提高,创新理论持续“声”入人心。
新农村风景美如画、文明乡风进万家,移风易俗大发扬,平木盛开文明花……
眼前这位和老伴儿一起表演说唱词节目的老人叫李世华,他是凤县平木镇白蟒寺村的一名理论宣讲员。自退休后,他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见所闻,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说唱词、快板和眉户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党的政策,引导大家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 李世华:我希望通过我自编的作品,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到移风易俗行列之中来,让文明之风在咱们老百姓当中开花结果。
近年来,凤县按照“爱宣讲、懂政策、有特长”的原则,坚持“选、育、赛、聘”四位一体,选出一批“草根明星”宣讲员,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以“书记讲党课、干部讲政策、能人讲技术、专家讲理论、模范讲事迹、百姓讲变化”为重点,优化定制“新思想进万家宣讲队”宣讲资料,理论宣讲队伍不断壮大,宣讲水平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坚持线下“叫板”和线上“亮相”全覆盖。一方面,按照地域分布将全县九个镇划分为三个片区,各片区采取“擂台赛”方式,组织优秀宣讲员“打擂”;另一方面,录播新思想宣讲优秀视频,同步上传至线上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使理论宣讲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方便广大干部群众随时随地学习领会。
为有效解决基层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等问题,凤县紧盯群众需求,以“乡音”传“党音”,用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生活上解“难”,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走新”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