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病虫情报(第二期)

发布日期: 2025-02-26 15:14 信息来源: 凤县农业农村和林业水利局

抓住关键时期,开展麦田化除

目前小麦生长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我县小麦正值返青期,麦田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并且作为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同时还会加重小麦病虫的危害,是影响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因素。

近期,我站技术人员对当前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草田率100%,麦田平均亩草量2.4万株,个别田块亩草量达5.4万株,优势种为播娘蒿、婆婆纳、荠菜、打碗花、刺儿菜、牛繁缕、麦家公等。随气温回升,麦田杂草的危害会加重,鉴于杂草发生态势,请广大农民群众及时行动起来,抓住化除关键时期,积极开展春季麦田杂草的化除工作,为我县小麦的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防治措施:

药剂建议可选用亩用量10%苯磺隆可湿粉10克或70.5%二甲唑草酮可湿性粉剂40-45克或56%2甲4氯钠粉剂3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施药应掌握在杂草3~5叶期施药为宜,施药过晚,杂草过大,防除效果降低,最晚应在3月底小麦拔节以前施药,小麦拔节后施药容易产生药害,对小麦不安全。

注意事项:

1、适时用药。一是多数除草剂在日平均气温大于8- 10℃药效发挥最好,施药前关注天气预报,在晴天无风且气温稳定在6℃以上时用药,且施药前后3天不能有阴雨、霜冻、大幅降温等灾害性天气;二是要选择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用药,喷药时做到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用药时注意风向防止药液飘逸到邻近敏感作物上,如油菜等,施药后的药械,要用碱水彻底清洗后才能在其他作物上使用。

2、合理配药。配制除草剂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成母液,待母液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后,先后倒入盛有需水量一半的清水的喷雾器内,再加清水至需水量,并边加边搅拌。

   (撰稿:何旭波  审核:王小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