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治理 开创“食安凤县”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01-22 08:58 信息来源: 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总揽,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违法严惩”工作标准,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示范引领,创建成果普惠共享

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着力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成功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一是强化组织体系,工作推进更加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化落实党政同责,坚决扛稳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写入“十四五”规划,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事项,县委常务委员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制定出台《凤县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细则》《凤县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等5份文件,进一步细化党委、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完善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机构,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镇和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镇、各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二是创新监管模式,执法检查更加科学。探索构建“四型网格”“365”新模式等监管模式,大幅提升治理能力。“四型网格”通过建立三级网格,打造“精细型”“服务型”“共建型”“智慧型”四型网格,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有效推动包保督导、“两个责任”重点任务有效落实。“365”新模式实施“三项治理”、落实“六项机制”、深化“五项活动”,推动食品安全政企共建、各方共治、全民共享。工作经验分别在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简报、市场监管简报、陕西市场监管内刊、省食药安办、中国经济周刊等媒体刊发。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共治氛围更加浓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十长”话食安、“餐饮安全、你我同查”、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主题书画大赛等活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路、举措、典型事例等进行定期宣传,全面展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以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效。全方位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源性疾病防控、合理膳食等知识,倡导群众杜绝浪费、科学饮食、营养健康等理念,有效提升群众食品安全素养。宣传“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维护合法权益,上报食品安全隐患,营造“人人查隐患、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攻坚克难,重点领域有效治理

围绕“大市场、大质量、大安全”,纵向发力、横向延伸,压紧压实市场主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是校园食品安全大幅提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整治重点,强化部门协同,创新监管方式,对学校食堂、学校食堂承包企业、大宗食材供应商、校外托餐机构等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利用暑期窗口期升级改造学校食堂23所,投资金额61.4万元,坚决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同时依法严厉打击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共立案查处校园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件,予以警告案件3件,其中1件被纳入陕西省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2件被纳入宝鸡市第一批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7份,化解风险隐患118条。对学校食堂开展监督抽检50批次,对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应单位开展专项抽检24批次,抽检合格率达100%。《凤县“四聚焦四突出”精准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宝鸡:把好“四关”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工作经验在陕西市场监管信息、全省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执法稽查工作动态刊发。二是专项治理成效明显。锚定食品安全治理薄弱环节,大力开展肉及肉制品、外卖餐饮、“特供酒”清源打链等专项整治,集中用餐单位、农村集体聚餐、散装白酒、“三小”等专项治理,推行食品安全4D(执行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整理到位)管理办法、农村厨师备案制度、“一季度一培训”机制等,全力解决好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短板”。全年对1352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检查3110次,检查完成率100%。行政约谈市场经营主体7场次,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63件。小餐饮监管做法在中国质量新闻网刊发。三是服务民生精准有力。紧盯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舆论关注的重点热点,确定餐饮外卖抽检,肉及肉制品抽检,校园食品抽检,秋天第一杯奶茶检查,夏季食品抽检,手机变砝码,校园明厨亮灶在线监督7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校园食堂食材、外卖餐饮、肉及肉制品、夏季食品进行监督抽检158批次,合格率100%,检验结果同步在县政府官网公示。为全县25所中、小学食堂安装互联网视频设备,开通视频后台AI监控、抓拍等功能,统一印制“互联网+明厨亮灶”二维码公示彩页93份,并在全县中、小学食堂醒目位置张贴,八千余名中、小学学生及家长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监督学校操作间食品加工过程。“秋天第一杯奶茶”专项检查、手机变砝码等行动,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三、强化内控,执法质效大幅提升

以巩固拓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成果为牵引,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执法。一是深化业务培训。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陕西省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十要十不要”等内容,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监管为民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干事担当。完善食品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机制,严格落实“周培训、月研讨、季考核”制度。紧盯日常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全年累计开展案例讨论1次,培训48期,参训人员900余人次。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执法行为管理规范,制定出台了《执法人员着装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规范》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为全县133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评定风险等级,坚持“无事不扰”原则,结合年度监管重点,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事项、依据、任务、时间、频次及责任单位,合理划分检查频次和比例,避免重复检查和低效检查,减少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加强执法资源、执法信息互联互通,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三是严格督查考核。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查找行政许可和监督执法中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问题,着力纠治向企业和管理服务对象吃拿卡要、索贿受贿等问题,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畅通行风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完善行风监督员队伍,从快从速查处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行风问题,坚决纠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撰稿:赵静  审核:刘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