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凤县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也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县发改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绿色振兴、追赶超越”主题,以“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为契机,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凤凰计划”,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考指标体系为导向,紧紧围绕4大类21项年度综合评价指标,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凝聚各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我县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优秀等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一是文旅产业更加繁荣。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入选全国科学精神教育基地,全省首家秦岭地质矿产科技展览馆开馆运营,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获评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省首家门球基地挂牌成立,成功举办全国首届退役军人门球赛;地方特色美食“十五观灯宴”被评为“陕西名宴”;兴隆场村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凤县荣获2023年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称号。
二是特色农业更加兴旺。林麝存栏3.5万头,同比增长25%,林麝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为省级三产融合示范园,《凤县壮大特色林麝产业走好绿色振兴之路》入选全省首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大力开展花椒标准化示范园建设,花椒产量、产值同比增长5.6%和13%,“西农1号”等四个花椒新品牌获国家林草局良种认证。河口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被确定为陕西省“定制药园”,嘉陵绿谷、凤果乡公司获评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庞家河凤唐苹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三是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完善“一体四化”就业服务体系,夯实产业增收基础,劳务收入同比增长15.6%。培育就业帮扶基地和社区工厂21家,建成省内外劳务协作基地29个,留凤关镇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林麝养殖技能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人社部认定批准,“凤县麝工”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一体四化”促进稳岗就业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刊发。“三联共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壮大工程成绩显著,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78%,河口村被评为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
四是营商环境更加优良。创新推出“四员四团四平台”服务民企机制,29名县级领导挂钩58家民营企业,52名服务专员结对重点民营企业,累计为民营企业签约授信14.4亿元,减免税费1.72亿元,凤县“陕企通”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四员四团四平台”服务民企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项目审批管家”保姆式服务入选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金典案例、全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案例。
五是园区承载更加有力。坚持“1+5”工业转型思路,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碳酸钙改性生产加工、汉和科技被拉式生箔机及配套设施等8个项目达产达效。阴阳极板、矿山弃渣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建设、当年投产达效。鼎川汽车内饰零部件产业园三期项目竣工投产,实现年供应能力35万台份,年装配车辆10万余台,成为西北最大的汽车内饰无纺布产业基地。7.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成投用,省级经开区创建进展顺利。
六是城乡融合更加紧密。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顺利建成,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大力实施供热供气扩面工程,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燃气普及率达到100%。新建、改扩建停车场7处,新增车位775个。凤县被评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县、全省“棚户区和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效明显”的地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6%,卫生厕所普及率全省第六,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92%。凤县入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22年的2.42缩小至2023年的2.37。
七是创新驱动更加强劲。成功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建成四方金矿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联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1个,组建鼎川织业汽车零部件内外饰材料研发创建团队1个,建立林麝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专家团队等“新双创”队伍4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3名。协助陕西汉和、鼎川职业等23户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转型、中小企业技改等奖补资金1490万元。四方金矿科技创新工作入选省、市“秦创原”典型案例。
八是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设立2000万元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和1000万元融资担保基金,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引导凤县金融机构推出“致富贷”“林麝贷”、助农保等金融产品,为485户农户发放小额信贷2015.6万元。深入开展“三联五帮六带”行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2023年实施联建项目287个,落实总投资1.25亿元。《“三联五帮六带”激活乡村振兴》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荣获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
九是生态底色更加鲜明。系统抓好“山水林路矿库”保护治理,全面优化“空天地网”综合系统,实现矿山、尾矿库监管全覆盖。四方金矿等3家矿山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库。持续优化完善四级林长体系,森林经营碳汇及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快推进,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5天,位居全市第一。设立嘉陵江源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嘉陵江凤县段获评全省“幸福河湖”,全县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全国放鱼日陕西省增殖放流、秦岭地区林麝放归等活动在凤县举办。成功跻身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十是民生福祉更加厚重。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双石铺中学迁建主体完工,凤县幼儿园创建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县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凤县“云健康”医疗服务体系荣获“优小护-医护进家”等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成功创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示范县。“一老一小”普惠服务更加优质,杨家坪社区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稳步开展托育照护服务,实现县城托育机构全覆盖。
新程何惧道阻且长,逐梦唯有接续奋斗。2024年,凤县发改人将秉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汇聚“一起干、加油干”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凤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撰稿:发改局 审核:常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