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 > 统计公报

2024年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5-07-02 16:33 信息来源: 凤县统计局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实施“凤凰计划”,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0:34.1:51.9。民营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7%。

全年财政总收入56922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385万元,同口径增长4.5%

全年财政支出185024万元,增长4.9%。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6万元,增长7.5%;教育支出23805万元,增长0.01%;农林水支出34907万元,增长3.4%;城乡社区支出12197万元,增长45.5%;卫生健康支出11708万元,下降2.4%;节能环保支出10443万元,下降17.0%。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5.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5%。

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二、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3.1%;林业增加值增长1.7%;牧业增加值增长2.8%;渔业增加值下降7.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5万亩,比上年下降3.2%。其中:夏粮0.97万亩,增长0.03%;秋粮7.78万亩,下降3.6%。全年花椒产量4425吨,增长1.7%;核桃9735吨,增长0.4%。

表1    2024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

年末猪存栏2.85万头,比上年下降7.6%;牛存栏0.79万头,下降24.4%;羊存栏0.57万只,下降19.2%;家禽存栏17.1万只,下降7.8%。猪肉产量2521吨,下降3.8%;禽蛋产量1622吨,增长6.2%。蜂蜜产量1167吨,增长13.7%;新增幼麝1.32万头,林麝养殖规模达到4.2万头,麝香170.82千克。

全年水产品产量79吨,比上年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制造业下降2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5.76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2%,汽车制造业增长5.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42.4%,实现利税增长70.8%。

全县在统的6个工业品中5种产品产量下降。

表2  202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3%。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9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0.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社会资本投资增长12.9 %,制造业投资下降13.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4%;房屋施工面积8.85万平方米,增长0.4%;商品房销售面积0.39万平方米,增长41.7%。

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4个,实际实施内资10.4亿元,其中省际资金8.1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76万美元,年内新设外资企业2户。

五、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6%。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15.7%;商品零售增长5.2%。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4.0%。其中,进口6.68亿元,增长244.0%。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61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14亿元。2024年凤县上榜全国县域文旅综合竞争力、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双百强县”榜单。

年末全县共有A级景区10个,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7个;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工业遗址旅游基地2个;国内旅行社1家。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1576公里。年末拥有班线客运车辆31辆,城乡公交28辆,城市公交25辆,出租汽车43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861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416万元,下降6.9%;电信业务收入7445万元,增长9.4%。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26万户,互联网用户4.09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39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住户存款 65.31亿元,增长5.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8.39亿元,下降10.0%,其中中长期贷款10.39亿元,下降36.4%。

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7986万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743万元,下降25.8%;财产险保费收入4243万元,增长32.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842万元,比上年下降 34.6%,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071万元,下降78.6%;财产险业务赔款 3771万元,增长56.0%。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学生2698人,其中高中生960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3601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64人。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 1352人。中小学专任教师 615人。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 6个,文化馆(站)10个,图书馆 3个,博物馆1座。年末全县有线广播台1个,卫星电视地面站(含村村通)1329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覆盖率95%。有线电视安装6984户,其中农村户数4478户。

举办2024年全国门球锦标赛暨第八届亚洲门球锦标赛选拔赛、陕西省2024年丰禾山杯妇女门球赛等各级体育赛事 8场。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健康机构108个。其中,医院 3个,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76个,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2个,妇幼计生服务机构 1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98张,其中:医院615张,卫生院153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800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 271人,护师护士298人。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6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64.73%。全年人口出生率5.96‰,死亡率11.39‰,人口自然增长率-5.44‰。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47元,比上年增长6.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49元,比上年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757元,增长2.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5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485元,增长6.3%。

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9:1,比上年缩小0.0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8%,转移农村劳动力2.57万人。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0.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68万人。

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3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39万人。

年末全县养老机构4个,共有养老床位 1820张,入住老人222人。年末纳入城市低保165户、248人,纳入农村低保2389户、4458人。

                                                                                                                                                                  

十、环境、资源和应急管理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98.3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2.1%。Ⅰ-Ⅲ类水质占比100%,整体水质状况为优;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造林面积1.98万亩,比上年增长10.0%。全县森林覆盖率80.4%。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7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

⒈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⒉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林业、林麝等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和林业水利局;招商数据来自县招商服务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电数据来自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凤县分公司;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寿保险公司和县财产保险公司;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环境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凤县分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