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全面落实国家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1-10月份,全省工业、投资持续加快,消费市场稳步恢复,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领域较快发展
(一)工业延续较快增长,重点产品生产稳定
1-10月份,随着一系列工业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叠加释放,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产业升级发展协同驱动,全省工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为全年最好增长水平,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2位,较上月前移3位。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达85%。能源工业支撑有力,1-10月份增长9.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4.9%。非能工业稳步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5.1%,较1-9月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1-10月增长14.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增长4.8%,烟草制品业增长2.7%。
(二)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1-10月份,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两重”建设加快推进,“两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较1-9月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4位,较上月前移3位。政策带动效应增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较1-9月加快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加快1.4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4.3%,快于全部投资0.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10.6%。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两位数增长,1-10月增长11.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4%,能源化工投资增长19.4%。民间投资信心增强,1-10月份,全省民间投资增长6.5%,年内增速持续高于全部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0.9%,工业民间投资增长6.6%。民生补短板投资较快增长,全省教育行业投资增长14.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4.0%,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7.9%。
(三)消费市场总体稳定,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1-10月份,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部分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1%,中西药品类增长16.0%,粮油、食品类增长8.8%,烟酒类增长8.3%。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强劲,智能手机商品零售额增长54.6%,新能源汽车增长48.0%,通讯器材类增长30.2%,一级二级能效家电增长18.4%。网络消费持续活跃,全省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3.4%,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19.9%,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
(四)发展动能加速累积,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1-10月份,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秦创原平台和“三项改革”成果持续释放,创新和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工业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6.5%,集成电路圆片增长30.8%,新能源汽车增长11.5%。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全省3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达1.8万亿,其中6条产业链产值过千亿,节能环保、白酒、纺织服装等6条产业链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态势明显。“五上”单位持续增长,10月末,全省“五上”单位34147户,较上年同期增加2848户;其中1-10月新增4469户,较上年同期增加1243户。先行指标走势平稳,1-10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3.0%,较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4%。
(五)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财政收支运行平稳
1-10月份,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省进出口总额3748.80亿元,同比增长13.8%,高出全国8.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其中出口2523.32亿元,增长19.0%;进口1225.48亿元,增长4.3%。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98.01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6.0%,同比增长22.7%;我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50.9%。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0.33亿元,同比下降4.3%,可比增长1.5%。其中,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6%的各项税收下降2.9%,非税收入下降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89.75亿元,增长1.1%。其中,城乡社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3.4%、12.1%、11.2%、8.3%。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效益改善仍较困难。今年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虽呈现降幅收窄态势,但增速持续为负,1-10月份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8%,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增长8.4%,利润增长较为乏力。应收账款增长4.8%,产成品存货增长0.5%,分别高于营业收入7.4、3.1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上升。建议持续做好稳增长政策精准解读,大力开展产销对接,做好重点企业精准帮扶和小企业政策扶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要素保障、政策卡点、堵点等问题。
投资增长动能不足。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乏力,1-10月份同比下降15.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下降18.7%,连续7个月持续两位数负增长。重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不强,1-10月份,本年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下降2.5%。建议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进一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持续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推动“两重”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消费回升压力加大。汽车类商品拉动作用减弱,10月份,以旧换新政策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协同发力,但汽车消费潜力已提前释放,叠加周边省份补贴政策冲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当月同比下降17.5%,连续4个月负增长,累计同比增长2.2%,连续4个月回落。居住类商品销售持续低迷,1-10月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5.7%,五金、电料类下降13.5%。建议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促消费政策,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拓展文旅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更大程度释放内需潜力。
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放缓。1-9月,全省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较1-8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占比超六成的行业均较上月增速回落。建议高度关注负增长和增速回落的重点行业,“一企一策”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总的来看,随着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力提效落实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增长动能和发展势能,充分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推动全省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