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全面深化改革

凤县:系统化探索“13236”新机制 精细化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

发布日期: 2025-04-21 10:39 信息来源: 中共凤县县委办公室

近年来,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立一套机制,巧打三张牌,搭建两个平台,突出三调联动,落实六大保障”为抓手,用系统化思维探索建立“13236”新机制,擦亮“要帮你解忧”(13236的谐音)的凤县品牌,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持续做实“五个一”,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化

一是坚持“一核引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网格、小区、楼栋延伸,构建“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穿透式组织架构。二是搭建“一个平台”。量身打造“七彩凤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嵌入城市管理、民生诉求、社会治安、举报投诉等9大类功能,整合政务、物业等 22 个二类、234个三类服务事项。三是细化“一张网格”。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在全县划分176个网格。四是组建“一个微信群”。按照基础群、协调群、指挥群三个级别,分层建立直接服务群众微信群。五是建立“一套机制”。建立“1371”督办机制,即微信群内群众反映诉求1小时响应,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事项7个工作日内办结,每月进行1次通报。

持续打好“三张牌”,实现社会治理能力高效化

一是打好“减负增效牌”。全面梳理编制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形成基本履职、配合履职、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张清单”。深入开展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集中整治,对9个镇66个村、4个社区办公场所进行摸排,取消清理不规范挂牌1059个,取消不合理事项59项。梳理行政备案事项清单266项、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46项、镇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126项,统一制作“一码通”。二是打好“三治融合牌”。走好自治之路,制定下发《凤县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项清单”指导目录和村(社区)工作事务准入机制(试行)》。走好德治之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为阵地,以万名志愿服务队伍为主体,常态化开展“农民学习会”等志愿服务项目,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走好法治之路,推动60%的信访问题在村(社区)解决,30%的信访问题在镇(部门)解决,10%的信访问题在县级层面解决。三是打好“四下基层牌”。以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八个深入一线”“三问三送”“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等活动。

持续深化“236”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

一是搭建两个平台。搭建统揽指挥平台和县镇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平台,实现“一厅式办公、一站式化解”。二是突出三调联动。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三是落实六大保障。出台六大保障措施(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制度保障、服务保障、资金保障、考核保障),并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纳入平安凤县建设目标责任考核。

通过搭建“一网一群一平台”,把力量配备到最小的治理单元,构建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信息化”治理体系和县级领导包片、网格长牵头、网格责任单位包段、中心户长包户的多层级网格责任体系。通过巧打“三张牌”,让基层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走好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搭建统揽指挥平台和多元化解平台,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发力,高效落实六大保障措施,形成以村为基础、镇为重点、县为主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逐步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