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山岳事故频发,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山岳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了解消防救援队伍在山岳救援方面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面向多个消防救援队伍,收集关于山岳救援训练、装备、救援经验等方面的数据;实地访谈则深入到部分山岳救援任务较多的消防队,与一线消防员和指挥人员交流;案例分析选取了近年来典型的山岳救援事件进行剖析。
三、调研结果
(一)人员素质
1. 技能掌握情况 - 部分消防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攀岩、绳索技术等山岳救援技能,但熟练程度参差不齐。例如,在一些山区消防队中,仅有60%的消防员能够熟练进行绳索下降操作。山地行进技巧方面,大部分消防员对常规地形有一定应对能力,但在复杂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山地(如泥石流后的山体)行进知识相对缺乏。
2. 体能状况 - 耐力训练成果较好,但在高强度山岳救援任务所需的爆发力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模拟山岳救援演练中,连续进行伤员背负爬坡作业时,消防员的体能消耗过快。
(二)装备配备
1. 个体防护装备。大部分消防队配备了基本的山岳救援头盔和登山鞋,但在质量和专业性上有待提升。一些头盔的重量较大,影响消防员的行动灵活性。
2. 救援装备。绳索配备种类基本齐全,但在一些老旧装备的更新方面存在滞后现象。部分担架在山岳复杂地形下的适用性不佳,如在狭窄山谷中难以展开转运工作。
(三)协同作战
1. 与外部力量协同。与民间山岳救援组织的合作还处于初步阶段,信息共享和联合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与航空救援力量的协同存在协调不畅的问题,如在救援任务中的通讯对接、任务分配等环节存在延误。
2. 内部协同。 在山岳救援任务中,各小组之间的职责划分虽然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衔接不紧密的情况。例如,先锋组开辟道路后,救援组未能及时跟上开展伤员救助。
四、提升策略
(一)强化人员训练
1. 技能提升。加大攀岩、绳索技术等专业技能的训练强度和频率,邀请专业山岳救援教练进行指导。针对复杂山地环境,开展专项训练课程。
2. 体能优化。在体能训练中增加爆发力训练项目,如短距离冲刺爬坡等,同时加强在模拟复杂山岳环境下的体能持久性训练。
(二)完善装备配备
1. 个体防护装备。采购更轻便、防护性能更强的山岳救援头盔和登山鞋,定期对防护装备进行检测和更新。
2. 救援装备。及时更新老旧绳索装备,研发和配备更适合山岳复杂地形的担架系统,如可折叠、多功能担架。
(三)优化协同作战
1. 外部协同。与民间山岳救援组织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包括定期的信息共享会议、联合救援演练等。与航空救援力量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平台,优化通讯和任务对接流程。
2. 内部协同。加强各救援小组之间的实战演练,提高小组之间的默契度,建立更加紧密的衔接机制。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消防救援队伍在山岳救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人员素质、装备配备和协同作战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提升策略,将有助于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山岳救援能力,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多的山岳救援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