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有力指导下,凤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强化使命担当,推动政府职能不断转变,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逐步规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高位统筹、系统推进,责任履行更加扎实有效。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正确方向。推动建立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机制,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和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出台领导干部学法清单,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全年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140余次,开展领导干部任前考试2次,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秦岭生态保护等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4次,切实推动“关键少数”学在前、作表率。二是突出法治统筹,完善工作机制。始终把抓好法治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深化法治建设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组织架构体系,增加4名领导委员、9名部门党组书记,做到应纳尽纳,着力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聚焦法治引领,印发《凤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凤县2024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等重要文件,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法治督察和考核等工作制度,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三是紧抓“关键少数”,推动述法全覆盖。精心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和年度述法工作会议,4个单位负责人现场述法,43家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书面述法,通过县委书记现场点评、单位互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主评议“三评”方式一体推进“述、考、评、督、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将现场点评法治工作个性和共性问题纳入年度法治建设和法治督察重点任务,切实做好述法评议“后半篇文章”。组织对9个镇、25家行政执法单位开展法治政府、法治建设督察,发出整改通知书36份,提出整改意见62条,有效发挥法治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二)良法善治、护航发展,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完善。一是在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管理上出实招。落实司法局、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保障政府决策合法性和科学性。编制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确定凤县林麝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项目为县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对29家县级部门权责清单、凤县“7.16”暴雨灾害受灾群众住房安置方案等37件重大事项以及各类合同、框架协议进行法制审核,合法性审核率达100%。二是在法律顾问进村驻企上下功夫。建立以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为龙头,采取“单位自行聘用+打包兜底”的方式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纵向到底的法律顾问制度,全县由律师担任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共计57家,村(社区)70家,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向企业选派法律服务专员29名,选聘12名律师和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开展“法治体检”100余次。三是在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上动真章。坚持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建立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定期清理与即时清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达100%。建立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库,组织清理涉企、涉罚款事项等行政规范性文件5次,制发县级规范性文件2件,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保留20件,报备率、报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达100%。
(三)改革创新、多维赋能,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一是紧盯“实”字,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 ,“一网通办”“项目管家”“跨区通办”服务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全面实行,探索建立“三化六改五式法”为抓手的“365”新机制,与96个县区签订合作协议,新增市场主体298户,全县12类政务服务事项的总体时限压缩率为78.19%,并联审批办件率位居全市第一。全面开展“减证便民”改革,助力审批服务提质增速,梳理编制第四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强力推进67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药品行业实现“一证准营”,“好差评”线上线下好评率持续保持100%。二是紧盯“质”字,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细化《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重点任务清单》及《营商环境“小切口”试点改革事项清单》,创新“四员四团四平台”护航企业发展模式,在3户民营企业建立检察驿站,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1.72亿元,同比增长19.4%。“四员四团四平台”民企服务机制入选省级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案例,“政务服务下集市”被推荐为省级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试点项目。三是紧盯“信”字,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公开作用,18个部门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持续推进“信易贷”平台推广工作,全县个体工商户注册1000余家,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稳妥有序推进行政处罚领域“两书同达”,着力提高数据覆盖面和质量,政务诚信评价连续两年位列全省优秀等次。
(四)依法用权、深化监督,权力运行更加严格规范。一是聚焦执法行为抓规范。全力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资源下沉,累计下放11个领域72项县级行政执法权,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镇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不断充实执法力量。全面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大力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部门联动,以法治力量保障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守住流域安全底线。大抓培训导向,举办专题培训班4次,培训人员700余人,245人参加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换发考试,不断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县行政审批局、县文旅局执法案卷获评全市优秀。二是做实执法监督树规范。健全行政执法会商机制,建立县镇两级行政执法监督组织体系,设立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9名,开展案卷评查2次,43家行政执法单位明确法制审核机构,配齐法制审核人员,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执法监督3次,排查解决问题21个,检察系统公益诉讼案件诉前整改率达100%。三是强化权力制约促规范。支持人大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86件,满意率均为100%。稳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打造标准化行政复议听证室,全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5件,法定期限内审结率100%,调解率位居全市第一,案件量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收案数,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全县政府平台发布信息7700余条,县长信箱网民留言193条,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五)普治并举、守牢底线,依法治理更加精细惠民。一是多形式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度,打造“菜单式”普法活动,成功举办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暨红色法治文化、“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等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8次,旁听庭审3次,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1263名,凤州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建路小学被评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凤县代表队在“与法同行”新媒体普法大赛中获得全市冠军、全省亚军。二是多举措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19个村(社区)配备法律服务自助设备,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面不断扩展。优化公证服务,大力推进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全年办理公证事项68件,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做到应援尽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及事项589件,做到了依法援助、公证便民。三是多维度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236”机制,依托“七彩凤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高效解决群众诉求4448件,全市“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创新构建凤县调解一体化工作格局,完成县调解协会更名,成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律师调解工作室、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增配专职人民调解员32名,23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室实现提质升级,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6期,300余名专兼职调解员参加培训,全县人民调解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双石铺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市“枫桥式”人民调解委员会。凤县被授予省级“平安银鼎”称号。
(六)防范风险、强化管控,应急处突更加有序有力。一是完善工作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县安委会牵头抓总作用,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燃气安全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出台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前问责实施办法等,修编1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格局。二是提升管理质效。积极应对“7·16”暴雨洪灾自然灾害事件,举一反三,创新“三单一账”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关键领域,全年整改重大事故隐患86项,完成率达到96.63%。紧盯旅游景区、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严格监管执法,压紧党政领导、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社会安定、大局安稳。三是强化事先预防。强化监测预警,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推动非煤矿山“四化转型”。强化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和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确保高效运转和通信畅通。强化宣传演练,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应急演练8次,不断提高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坚固底线。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更高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镇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压实第一责任强保障。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等制度,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强化考核督察,优化考核指标,开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实地评估,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二是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一网通办”“项目管家”等政务服务力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科学引导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四员四团四平台”服务机制,精准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推进依法行政提效能。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统筹推进立改废相关工作,夯实良法善治基础。强化落实依法决策程序,全面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优化政府法律顾问履职机制,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涉企检查,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个案监督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深化依法治理筑根基。落实“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推动“八五”普法终期验收圆满收官。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筑牢全民法治信仰。充分发挥“七彩凤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和基础微信群作用,及时收集群众困难问题,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