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

凤县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风采之九 温暖关怀 真情相助

发布日期:2023-01-29 07:54 浏览次数:

李莹,女,汉族,1985年10月生,大专学历,2015年1月在河口镇残疾人联合会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至今,从走上残联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立志把做一名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当作奋斗目标,在克服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认真尽责、始终坚守在为残疾人服务一线。

一是做好基层业务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坚持采取集体授课、面对面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经常性对各村残疾人专等开展业务能力和实践素质培训,让基层工作人员理论政策水平更高、办理流程更加清晰、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已累计人员信息管理培训6次,组织专职委员在线网络测试5次,两项补贴、无障碍改造等常规业务培训20余次,与村干部、村级专面对面交流,取长补短,增进业务政策的把控能力。

二是详细掌握动态信息,落实残疾各种政策。坚持每月梳理相关残疾人信息,及时了解每户家庭、每个群众的现实需要、实际状况和具体政策,建立工作台账,确保相关信息了然于心、有的放矢,真正让权益保障政策惠及最需要的人。凡是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坚持问题不过夜”原则,及时明确解决方案和具体思路,并与上级单位、村级专和相关人员沟通协调,在第一时间化解。她从进入这个工作岗位开始,就积极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2022年,全年为生活困难残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共计61.868万元;为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260元;为低收入持证精神残疾人发放服药补贴39人,共计5967元;为特殊困难残疾人申报办理残疾人临时救助3户,发放补助资金9500元;利用日常走访和各村摸底,为困难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39件(含共享辅具),为32户有无障碍改造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方便了残疾人日常生活。她多次联系河口镇东鑫农工商贸有限公司,协助申报为县级、市级、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连续六年以分红或其它方式帮扶残疾人100余户,累计30余万元,使残疾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根据县残联安排,统一为河口镇残疾人换发、新办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679人,2022年全年办理新申请残疾证、重新鉴定办证共125人,其中瘫痪在床上门鉴定办证12人。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拉近干群关系。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中的好声音、好政策、正能量,扩大覆盖层面,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馨关怀。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支撑。同时,着力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联系相关部门,利用防疫宣传、健康义诊、各项活动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河口夜话”农民培训会等时机,采用通俗昜懂的方式,提高群众对于权益保障政策的知晓率。只有将残疾人政策真正交到残疾人手中,才能让他们的切实享受和利用这些政策,因此每逢有一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工作需要开展时,她都积极利用微信、QQ等各种进行宣传,对于很多不会使用手机的残疾人朋友,他都深入到残疾人家中,耐心细致给解释宣传残疾人政策。并经常利用下乡的机会,实际查看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2015年负责本镇残疾人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爱岗敬业,务实重干,把残联的每一项工作当做自己的家事放在心上。她始终认为只有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才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首要前提。在平时工作中,用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位残疾朋友。有的残疾人因不符合国家救助政策的条件没有享受补助,而到残联撒气,他们往往情绪激动、态度不好,提出不合理诉求,每当这个时候,总是用爱心和耐心对待他们,平心静气地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工作,把政策讲明白,用自己的真情感化、影响他们,让他们放下怨气,正确理解政策,宣传政策。

在工作中,每当遇到自卑的残疾人朋友时,都会仔细聆听,告诉残疾人朋友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有以阳光、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工作、生活和家庭才会越来越好;也总是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让每一位残疾朋友感受到温暖,让更多的残疾朋友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让他们懂得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身在基层她深深的意识到,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教育水平低,综合素质差,应对社会的能力弱。因此,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正常人多得多。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让党的政策惠及他们每一个家庭,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李莹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谱写着一个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点滴真情。最终成为了残疾朋友的“贴心人、知心人”


(撰稿:凤县残联     审核:凤县残联


编辑:( 凤县残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