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金融血脉服务宝鸡发展--2021年全市金融工作亮点扫描

发布时间: 2022-02-16 09:56:13 浏览次数: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自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金融系统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创新金融服务,优化金融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态势,金融行业稳健发展,金融改革有序推进。


我市被省政府评为金融工作先进市
  202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全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座谈会等,并按季度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汇报,通过下发文件、协调督导等措施,全面落实省市各项金融工作部署。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宝鸡中支(国家外汇局宝鸡市中心支局)、宝鸡银保监分局通过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协调重点企业快速融资、金融机构月度通报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对疫情防控企业支持。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8776户重点项目、疫情防控企业,提供信贷投放569.33亿元。此外,积极发挥市融资服务中心作用,做实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举行了12场融资对接活动,启动“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2021年9月,宝鸡市被省政府评为落实省有关金融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先进市。
  

银行信贷规模突破2200亿元
  走出去,请进来,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2021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赴陕国投、陕西信合等省级金融机构拜访,邀请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主要领导来宝考察,市政府还与邮储银行陕西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宝鸡信贷投放高位增长。聚焦创新驱动,提升服务质效,2021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创新产品和服务61项,特别是长安银行等9家机构推出10项“银税互动贷款”业务,提升了信用贷款占比;融资担保机构推出“县域振兴批量贷”“短期担保”等4个新品种,解决了部分轻资产企业资金需求。此外,我市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年度考核,并在支小、支农方面设立专项考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市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2222.17亿元,同比增长9.5%,新增贷款185.13亿元,增量排名全省第三;余额存贷比61.51%,全省排名第三,新增存贷比73.59%,全省排名第四;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750.82亿元,同比增长6.18%;增量累计232.63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97.68亿元,同比增长4.9%,占GDP比重5.5%。
  

资本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年10月20日,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全市科创板首家)。2021年以来,通过会议研究、政务服务“绿色通道”、现场办公等,为高铁电气、陕西瑞科等十余户企业解决30余项事项,为企业上市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组织筛选发布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46户,其中14户企业入选省级重点后备企业库,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协调金融机构开发上市后备企业专项金融产品服务30余项,选配30余名金融服务专员,聘任22名专业人士组成企业上市专家咨询库。此外,召开全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建立动态发布、价值发现、协同服务、能力提升、形象塑造、融资对接、奖励激励、考核引导等八项机制,全面推进全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宝鸡市资本市场发展工作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宝鸡市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有实招,值得借鉴。”


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全省第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成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提升投融资能力,有效化解债务。为此,我市成立了以市长、陕国投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机构,建立了灵活沟通工作机制。市金融办组织牵头成立了5个工作组,历时两个月,进行了3轮摸排,首次较系统全面地摸排了市、县两级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现状,建立形成了市县融资平台公司及国有经营性资产资源基本台账和数据库,并合理制定整合升级方案,推动市级整合设立1家综合性公司(市投资集团),9家专业性经营公司(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水务、水环境、交通发展、文化旅游发展、民生发展、农业发展、财投),形成“1+9”投融资体系。 目前,市县融资平台转型初见成效,先后争取新增融资55.98亿元,支持谋划项目34个,市工业发展、市城市建设、市城市水务三家公司已注册并挂牌成立,其中市工业发展集团新增银行授信671.2亿元。2021年,宝鸡市在全省投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中期评估中位居第一,省发改委在宝鸡市组织召开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工作推进现场会。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制度化
  制度化、常态化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2021年我市建立了以主体责任、监测预警、集中研判、银政联动、银企互通、平滑帮扶、融资约束、考核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八项机制。此外,市政府集中统筹全市金融债务情况,每月定期摸清统计重点开发区债务底数,先后6次召开金融风险研判例会,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协调、统筹调度资金;将县区党政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纳入考核评价,压实县区管委会主体责任、财政及市投资集团救助责任,保证了所有涉及金融机构的风险债务及时化解;争取省级金融机构支持,推进组建市级纾困基金,陕国投已到位5亿元。2021年9月起我市再无新增债务逾期,5家重点开发园区及市投资集团及时偿还风险债务48.23亿元,全市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汇聚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宝鸡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宝鸡中支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提升机构金融服务质效,印发《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通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调研,引导银行机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量、给予信贷政策倾斜。2021年,全市新增发放脱贫小额信贷8075笔、3.37亿元,累计完成发放68764户、24.47亿元,有效信贷需求获贷率100%,同时将逾期率控制在监管要求之内。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市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51.08亿元,较年初增长20.9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22个百分点,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落地
  人民银行宝鸡中支围绕外贸企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联系银行走访企业12家,解决各类问题10余项。支持开展“四扩大两可控”跨境金融创新,引导建行宝鸡分行创新试点“白名单”,已有30余家企业纳入“白名单”开展贸易外汇电子单证审核;推动宝鸡首笔外贸企业“关银一KEY通”制发卡业务成功办理,帮助涉外企业一站式办理电子口岸业务。同时,指导中行宝鸡分行为2家试点企业成功办理首笔合计231万美元的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标志着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在宝鸡成功落地,我市成为陕西省地市首个便利化试点地区。开展汇率避险宣传系列活动,累计为企业办理避险产品4631万美元。加强宝鸡综合保税区政策宣传培训和研究,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


地方金融监管启动“行政执法模式”
  2021年,我市组建了市级层面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处非执法队伍,市金融办组织在编在岗人员开展行政执法学习培训,参加全省统一行政执法考试,并已全部申领行政执法证件,标志着全市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和处非工作正式启动行政执法。同时,建立“监测预警—综合研判—分类处置—跟踪问效—形成闭环”监管流程,利用“全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全省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强化风险排查,梳理5个风险隐患点。组织开展交易场所等专项清理整顿20余批次,解决涉金融领域违法违规问题7件,筛查全市7862家企业,依法依规对31家企业进行整治。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4家融资担保公司、4家典当行、9家小贷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18份,已全部整改到位。


金融领域扫黑除恶连获全省先进
  2021年,我市印发《关于建立县区级金融放贷领域乱象整治协调会商工作机制的通知》,对金融乱象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同处置的工作格局,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11+1”长效机制运行。组织开展金融放贷领域乱象专项整治,围绕“十项重点任务”,会同全市金融机构配合政法机关做好涉黑涉恶资金的“查冻扣”工作,协查29360笔、涉及金额12.27亿元,其中涉黑涉恶案件资金协查35笔、冻扣金额31.4万元。大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及跨境赌博“资金链”,移送可疑涉案银行账户线索9批39户。建立健全县(区)政府办(金融办)的线索台账管理制度,摸排处置线索5条,线索数量和涉及金额均大幅下降,群众回访满意率100%。结合“校园法治教育”“反电诈”等活动,开展各类集中宣传30多场。2021年5月,市金融办被省扫黑办表彰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这是继2020年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全力织密打击非法集资“法网”
  我市坚持落实“一案一策一专班”“领导包案”等制度,加快推进陈案善后处置,加强专题会议研究、核查登记、分类处置、司法鉴定等,加速非法集资案件涉案资产处置,加快集资款兑付进度。坚持行政处置和刑事打击并重并举,交办查处相关领域涉非风险线索22起,平稳处置各类群访14批、678人次,受理电话信访、上门信访700余人次。此外,定期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月、宣传日等活动,以“学法用法护小家·防非处非靠大家”为主题,开展各类宣传活动804场次,参与群众31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